Search

剛剛完成一個雜誌的訪談,挖到以前去德國參訪森林療癒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

  • Share this:

剛剛完成一個雜誌的訪談,挖到以前去德國參訪森林療癒的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
德國森林療癒參訪之拜訪K教授(2017/9/24)

當慕尼黑啤酒節數萬人狂歡用酒精在療癒身心的同時,帳篷外500公尺外飯店一個小小的會議室中,一群台灣人為了森林療癒發展跟Dr. Kleinschmidt請益,瞭解德國自然療法發展。Prof. Dr. Dr. Dipl-Phys. Jugen Kleinschmidt,是的頭銜就是這麼長,他是慕尼黑大學退休教授擁有兩個博士學位跟一個物理學學位,是慕尼黑大學克耐普療法研究中心跟多個克耐普協會的大頭。

歐洲人從羅馬時期就有使用水療保養身體的習慣(懶得翻書可以參考阿部寬演的羅馬浴場)。1880年代德國Kneipp修士應用運動、水療與藥草等方式治療自己的肺病(在當時算是絕症),之後也幫助了相當多病人。這樣的療法後來稱之為克耐普療法(Kneipp therapy)。克耐普療法包含多個療癒活動元素,包含:飲食療法、運動(森林浴)療法、藥草療法、水療與身心平衡法(瑜珈或冥想),利用這些療法改善生心理機能。感覺像東方人講的調體質,體質好身體就健康。

克奈普療法也進入德國的醫療系統中,例如,家庭醫師經過評估後可將病人(或是醫生判斷覺得快生病的人)轉診到克耐普診所(Kneipp clinic)由克耐普醫生進行診療並開出處方簽(一連串上述的療癒活動,要按表操課)。這樣的療程是可以由健康保險給付的。

這樣的方式也創造了德國健康觀光產業(wellness tourism)。目前德國有約有350個克耐普療癒地,數萬名克耐普醫師;Bad Worishofen這個克耐普療法的起源地,顛峰時期每年有超過百萬以上的遊客,平均停留約一個月進行療癒活動,對當地的住宿、餐廳等觀光相關產業有相當大的幫助。(2016年剩下七十萬人,平均住宿天數為5.6天)

K教授提到德國退休保險是很樂意支付這樣的費用,因為可以維護員工的健康狀態,延長他們的工作年限,繼續工作也會繼續繳保險,這是一個雙贏的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方式代表政府對民眾的照護不僅止於疾病治療,也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的工作納入醫療體系中(當然風險就是政府財政負擔增加。德國政府在八零年代也為此進行醫療改革,將給付頻率減少)。

在臺灣,雖然健保未能把健康促進或疾病預防活動納入給付體系中,也不支援體驗自然療法。我們還是可以自立自強,多貼近大自然與土地,多勞動,在乎自己吃下的東西。K教授提到很多疾病是生活形態型的疾病,克耐普療法就是改變生活習慣方式促進健康的手段。這樣的生活方式某種程度也是回到以前農村生活型態,越活越回去,就會越活越健康。

實務作法或許可以是縣市政府劃設療癒鄉(或鎮、或農村),健保鼓勵將那些心安型的病人(沒事找醫生檢查開藥),鼓勵他們到療癒鄉鎮中旅行,減少醫療浪費,也促進健康觀光產業發展。當大家為了健康的目的旅行至療癒村,當地的居民也有動力將環境整理好滿足健康旅客需求,這可以是促進城鄉永續發展的一個好策略。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森林療癒是透過接觸森林環境,以五感體驗的遊憩方式促進健康狀態,歡迎大家和台灣大學森林學系余家斌老師森林療癒粉絲專頁交流和互動關於森林療癒的一切!
View all posts